孩子表现出厌学倾向怎么处理
发布日期:2021-12-06 作者: 点击:
开学已经一段时间,家长们Z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——孩子厌学,不写作业,不想学习,成绩明显滑坡……正因为在放假时,孩子生活不规律,过度松懈,所以进入紧张的新学期后,就会留恋假期中的安逸生活。
因此, 表现出了“厌学”倾向。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
有教育专家提出,孩子的“厌学”未必真是因为讨厌学习,家长一定要找准问题,对症下药。
1对学习失去信心
一般来说,孩子厌学往往基于学习上的挫败体验。
经常考差的孩子,会下意识觉得自己笨;
经常被家长批评的孩子,会从心底里抵触学习。
在学习这件事上,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。
主动学习的孩子,成绩远远高于被迫学习的孩子。
当孩子无法从学习上得到成就感,他对自己的评价就越来越低。
但是,这并不等同于孩子已经放弃,他只是暂时缺乏自信心,只要大人引导得当、及时鼓励,一定能够重新振作起来。
建议:
1、认同孩子的厌学情绪。
家长要学会理解孩子,了解他对学习的看法,给他一个拥抱及暖暖的安慰。
被理解的孩子,能够更快放下心中的芥蒂,勇敢地向父母敞开心扉。
2、肯定孩子的努力行为。
丧失信心的孩子,并不会立刻放弃学习,这时候家长要多肯定孩子、鼓励孩子,给他树立自信心。
这样,孩子就觉得自己的努力是被看到的,即使成绩一时上不去,也能在父母的肯定下继续努力。
2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
歌德说过:“我们的生活就像旅行,思想是导游者,没有导游者,一切都会停止。”
若一个人没有目标,他的力量就会化为乌有,什么都干不成。
有一些“不知道为什么要学习”的孩子,他们目标不明确,难免会越学越迷茫。
这些孩子,多半是为父母、为老师、为考上好大学才学习的,只有大人逼他们才肯动一动。
若大人完全不管,他们就会完全不学。
我们就要给孩子明确目标,找到努力的方向,才能重燃学习动力。
建议:
1、给孩子定目标。
要想学得好,必须有目标,从一天的目标到一月的目标,再到一学期的目标,家长可以分阶段给孩子设定。
目标不宜太高也不宜太低,Z好是孩子冲刺一把就能实现的,一个个实现了目标后孩子就有了源源不断的动力。
2、教孩子做计划。
教会孩子做每一天的学习计划,做每个单元的学习计划,做每个学期的学期计划。
在计划的指导下,孩子能够培养出学习的条理性,主动安排好自己的学习。
3
学习时完全丧失自由
现在的家长都很紧张孩子的学习,时刻盯着孩子,有时恨不得直接替孩子学习。
可是,孩子是渴望独立的,当他感觉自己能掌握某件事情却被一再打扰时,内心就会很烦躁。
就拿做作业这件事来说,家长自以为的帮忙,孩子只觉得是添乱。
轻则,发脾气,丢下作业不愿意做。
重则,厌学,觉得学习不是自己的事。
孩子成长是需要空间的,在学习这件事上,家长更加要学会放手,让孩子自主学习。
建议:
1、督促孩子自觉学习。
孩子的自觉需要父母长期的约束,但约束不是强逼,不是包办,而是监督。
该学习时监督孩子学习,该放松时让孩子好好放松,劳逸结合才有利于学习。
2、提高孩子学习能力。
指导孩子学习不是让他死读书,而是培养他各种学习技能和方法。
包括时间管理能力、逻辑思考能力、专注力、学习效率、学习习惯等等。
4
难以静下心来学习
孩子厌恶学习,不仅受情绪影响,也会受到外界影响。
试想,若孩子始终处于一个嘈杂的环境中,耳边听到的不是电视声音就是手机游戏声音,家里乱七八糟的连放书包的位置都没有……
这让他如何安心写作业呢?
况且,现在越来越多家长纵容孩子玩手机,导致孩子心里总想去玩,更没法静下心来好好学习。
在一定程度上,家长的不自律也导致了孩子的厌学。
建议:
1、营造适宜学习的氛围。
Z好给孩子开辟一个专门学习的空间,要足够宽敞明亮,把多余的东西都收起来。
当孩子开始学习时,家庭内要开启“静音”模式,不给孩子制造干扰。
2、家长要做好榜样。
有其父必有其子,父母首先热爱学习,行为端正,就不怕孩子出现厌学等问题。
父母要时刻谨记自己对孩子的影响,想让孩子做什么,自己就必须要先做好。以上就是网络依赖中心整理的相关内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