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厌学怎么办有哪些表现
发布日期:2022-12-30 作者: 点击:
Z近有妈妈来倾诉,说孩子不愿意去上学,这两天更是,大喊大闹的就是不肯去,孩子厌学怎么办?
自己连报名费都交好了,要退是不可能的了。
可眼下,孩子又不肯去,该怎么办?
这个问题,确实会让人感到棘手,头疼。
问及具体表现,不外乎这么几种:
出门时拖拖拉拉的,做什么都慢;
一提书包,就喊不出去;
到了校门口也不肯进去;
哭闹半天,Z终还得陪着进去才肯。
问及年龄,答四岁。
不要说他才四岁,正是贪玩的年纪,就是有的青少年,都有不愿意学,逃课翘课厌学的。
所以,便告诉这位妈妈,不要着急,孩子还小,主要还是得引导,强迫只会伤到孩子。
至于,怎么引导法?
我们一起来看看。
解决孩子厌学的问题,我们首先得知道,厌学的原因。
只有从根源上找方法,才能事半功倍。
临床心理学家Kearney,关于孩子厌学问题的研究发现,孩子拒绝上学主要存在四个心理因素。
因素1:回避引发负面情绪的校园刺激
这种情况相较于多发生在年幼的孩子身上。
因他们的表达能力以及识别能力和自律力都较缺乏;所以,在遇到一些不适应的校园环境时,更容易产生焦虑感。
比如说:上课不能玩耍;吃食不够合胃口;遇到不好相处的小朋友等等。
这种焦虑或心理上的抵触,一般通过“拒绝上学”“躯体化抗议”来表达。
因素2:逃避校园里负面的评价环境
这种情况,多发生于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身上。
他们有了自己的主观意识,也比以往更有个性和追求,对于他人的评价以及学校里的表现也更为看重。
如果,在学校与同学相处不顺,交际困难,甚至被同伴孤立排斥;他们会更倾向于选择逃避。
像,类似考试、竞赛等成绩不理想,自己感到努力却无成效,灰心丧气;外加来自学校和父母的压力……
这些,都会引发并加剧他们的广泛性焦虑和社会焦虑。
继而表现出退缩不愿上学的行为。
因素3:追求重要家人注意
这在年幼的孩子中间比较常见。
孩子不愿去学校,可能并非学校环境的负面刺激,单纯就是更喜欢待在舒适习惯的家庭环境中。
尤其是,家人亲人熟人多,热闹非凡的时候。
常见的行为就是发脾气,通过哭闹来抗议上学。
这样的孩子可能具有分离焦虑或者对抗违立性障碍。
因素4:追求学校外的有吸引力的刺激
常见于年级较大的孩子和青少年。
比如看电视、玩游戏、逛街泡吧等等。
不爱学习的孩子,这些对他而言,是更为有吸引力的刺激。
当然,引起孩子厌学的因素还有可能是家庭原因,像父母不和、哭穷、打骂、贬低等等。
严重的孩子可能出现对立违抗障碍或品行障碍。
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性。
只要在学校受到不利的刺激达到一定程度,孩子在听到“上学”等字眼时,便会产生一种排斥、抵触的情绪。
所以,自然不愿意去面对,不愿意去上学。
了解背后的原因后,该怎么解决呢?
这里,讲三点:
第一点:接纳了解孩子的厌学情绪
接纳,这个点我们提到过很多次,因为它真的很重要。
你不能接纳孩子的情绪,就不可能走进孩子的世界。
孩子之所以会厌学,肯定是有其原因的。
如果,听到孩子一说不想上学,你急得不分青红皂白,直接对孩子就是一顿吼骂,孩子还敢和你说吗?
当你接纳孩子厌学的情绪,你会比较平静,冷静的和孩子沟通,耐心询问原因,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。
知道原因后,再逐步对照原因,想解决办法。
记住,我们是为了解决这个厌学问题,而不是逞一时口快。
第二点:修正对孩子的期望和要求
曾经,听一个孩子哭诉:自己考了95分,回家后被骂了。
为什么被骂?
因为,父母觉得他上次考了98分,如今只有95分,是退步了。
可事实上,这次考试要比上次难很多,班级里很多同学都没有及格。
你看,唯分数论的父母,总是对孩子过度期待,恨不能想孩子次次一百分。
孩子怎么可能不累?
父母对孩子的过度期待和要求,让他们忽视了孩子自身的愿望,缺乏关注孩子成长的体验收获的感受。
就拿这个小朋友来说,他自己对成绩是满意的,可父母的不满,让孩子内心充满压力,失去了那份努力的喜悦和付出回报的激励。
孩子需要的是自由成长的空间,别一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。
让他们自己体验和收获成长吧。
第三点:帮助孩子化解内心的焦虑和压力
来自学习、家庭和社会的焦虑和压力,就是孩子心头的几座大山。
这几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,逼迫着他们逃避、放弃。
家长要做的,是认同孩子的困扰,理解孩子的情绪,帮助孩子化解内心的焦虑和压力。
让孩子在认同与呵护中,可以发展自我认同,修复自己的受挫,增强自己的韧性,也焕发对世界的渴望。
以上就是上海正规戒网瘾学校整理的相关内容。